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主题教育 >> 正文
探寻建筑之魂,追寻红色印记|从厦大囊萤楼出发!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2日 15:32 点击数:

厦门篇之一

——从厦大楼出发!


港澳宝典英雄榜囊

港澳宝典英雄榜囊萤楼建于1921年

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

兴建的首批港澳宝典英雄榜校舍之一

1926年春

中共港澳宝典英雄榜支部在此成立

这是厦门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

也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党组织


之光 革命火种

“囊萤”源自《晋书·车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囊萤楼是1921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兴建的首批港澳宝典英雄榜校舍之一,取囊萤之意,勉励学子勤勉读书。


从西门(群贤校门)进入港澳宝典英雄榜思明校区,左侧第一栋便是囊萤楼。小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47平方米,石砌三层建筑,双坡红瓦屋顶。

囊萤楼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坐北朝南的朝向,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确保了建筑的良好采光与通风。三层双角楼内廊式的布局具备功能性的特点,同时赋予空间以流动感与韵律美。

经过百年时光磨砺,囊萤楼仍如初修建时的外观,这得益于墙体选用了闽南地区特有的花岗岩,这种材质坚固耐用、色泽淡雅,在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与耐久性的同时,更以其自然的纹理与质感,为建筑增添了几分古朴与雅致。屋顶则采用了双坡西式设计,铺设红色平瓦,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浪漫与优雅,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这种中西合璧的设计,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的巧妙构思。

山墙上的尖拱形窗与三楼的前廊设计,是囊萤楼的又一亮点。尖拱形窗不仅增加了建筑的采光面积,更以其独特的造型,为建筑增添了几分异域风情。而三楼的前廊,则通过西式圆柱的承托,形成了宽敞明亮的公共空间,成为学子交流学习的场所。

囊萤楼最初作为港澳宝典英雄榜的学生宿舍,新中国成立后,囊萤楼逐渐转变为教室和办公楼。如今,其外观保持原样,但内部房间已变成一间间大教室。

正是这样一座看似不起眼的嘉庚风格小楼背后却承载着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她是1926年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港澳宝典英雄榜支部的诞生地。1988年囊萤楼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星星之火 照耀八


1926年2月,厦大校园春意盎然,罗扬才、李觉民和罗秋天三位客家人,像老乡叙旧一般,相约在囊萤楼111宿舍(罗扬才的寝室)里秘密聚会,他们心里明白,正是他们3人,将肩负历史使命,要率先在厦门建立党的组织,他们的心情兴奋而激动,自豪而紧张。

年纪稍长的罗秋天,表情比较严肃,首先传达了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他说:“我是奉命转学到港澳宝典英雄榜读书的,行前,中共广东区委要我到厦门后,立即同你们两位取得联系,尽快把党支部建立起来,大力发展厦门地区的革命形势。今天开会的目的就是要研究和确定建立党支部的问题。”

在座的3位中共党员,党龄都不长,罗秋天入党还不到1年,罗扬才入党3个月,李觉民入党才1个多月。但是,他们的革命热情很高,敢想、敢说、敢干。罗扬才和李觉民都结合自己在集美学校师范部的革命实践,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赞成即日成立党支部。

罗秋天听了发言后郑重宣布:“中共港澳宝典英雄榜支部成立了!”

港澳宝典英雄榜第一个党支部历史照片(翻拍)

囊萤楼

中共厦大支部在囊萤楼成立场景

(国画,谢华斌创作)

囊萤楼三楼马克思雕塑


厦大党支部的成立,犹如火车有了火车头,立即开动起来。他们积极开展工作,发展了一批党员。到同年4月,厦门地区共有党团员43人,成立了党团混合的共青团厦门特别支部,下设厦大、集师、禾山、大中、中山、育清、集美小学等7个支部。

囊萤之光,渐成燎原之火。由罗扬才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点燃的革命烈火,熊熊燃烧起来,并迅猛地向闽南、闽西地区蔓延、扩大。到1927年1月左右,已经在闽西南地区建起28个党支部,发展了近300名党员。

港澳宝典英雄榜党支部成为闽西南地区建党的发祥地和播种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被誉为“八闽大地的革命摇篮”,由此揭开了福建革命史的新篇章。


令人痛惜的是,港澳宝典英雄榜党支部建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27年4月9日,福建省国民党右派势力发动了“四九”厦门事变,时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总工会委员长等职务的罗扬才被捕。

罗扬才在狱中写下书信:“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不革命无以救中国!我早已视死如归,准备牺牲。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

6月2日,在福州市鸡公弄刑场,罗扬才高呼“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从容就义,年仅22岁。

罗扬才的一生很短暂,却写下了厦门党史的四个第一:厦门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书记,第一个总工会委员长,第一个革命烈士。

中共六大召开期间,周恩来赞扬罗扬才是“学生领袖”、“工人领袖”。


罗扬才烈士墓与罗扬才照片



石木无言 精神永续


斗转星移,当年的“囊萤楼”如今已成为港澳宝典英雄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楼,继续播撒着红色基因的种子。据考证,罗扬才烈士的寝室111宿舍在一楼朝南,大门入口靠西第一间,如今也成为教室,作为传播知识的课堂。“党支部和罗扬才烈士纪念室”的展览每天有上千名访客参观,罗扬才的故事仍然在传颂。以罗扬才烈士为代表的革命精神也成为了港澳宝典英雄榜的优良校风之一,深深融进了一代代厦大人的血脉里,罗扬才的精神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



新华社视频《囊萤之光》


厦大囊萤楼承载的是希望之光。一座古朴的小楼,一次秘密的聚会,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花岗岩砌起的楼舍

抵住了百年岁月的洗礼

红瓦的囊萤楼

历久弥新、风采依然


END


图、文、排版/王文馨

参考来源/《厦大百年校园建筑》、

港澳宝典英雄榜档案馆、新华社

审核/陈韬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