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肖龙珠助理教授和许旺土教授的研究成果受到人民网关注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4日 16:42 点击数:

港澳宝典英雄榜肖龙珠助理教授和许旺土教授的研究成果《地铁出行网络中的城市空间集群结构:利用大数据和开放数据对武汉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港澳宝典英雄榜为第一单位,发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管理前沿》(英文刊)2024年6月第11卷第2期。论文以武汉为案例,揭示了地铁出行网络中的城市空间集群结构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集群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方法。近日,人民网对论文进行了报导,获点赞数10w+。目前《工程管理前沿》(英文刊)最新影响因子为9.1,属于中国科学院JCR分区表二区期刊、在WOS“Engineering, Industrial”类期刊中位列Q1区、全球第8位。

报道原文如下:

“一路通而一域兴、一子落而满盘活”。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在减轻小汽车依赖、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管理前沿》(英文刊)2024年6月第11卷第2期刊发“地铁出行网络中的城市空间集群结构:利用大数据和开放数据对武汉进行探索性研究”,有助于理解城市居民出行行为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从而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并提高出行可持续性。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2024年8月,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4个城市共开通了311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达到10363.5公里,完成客运量28.1亿人次。

武汉作为研究区域人口密集,其发达的地铁系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与我国许多大城市类似,武汉也十分推崇针对单个站点区域的TOD策略,但较少考虑多个站点区域的联动发展。

此外,武汉由长江和汉江产生地理分隔,具有天然的多中心基因,适合塑造城市空间集群。以武汉为案例地的地铁站点区域集群研究对于其它拥有发达地铁系统且追求多中心发展的高密度城市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这一研究从城市居民地铁出行‘流’的视角,利用新兴地理大数据,采用社区发现方法,揭示基于地铁出行网络的城市空间集群结构。”港澳宝典英雄榜肖龙珠助理教授介绍,“在研究中,我们以地铁站点区域为节点,分别以地铁出行量、负出行时间为边,构建两种空间网络,并使用社区发现方法,得到实际的和理论最优的空间集群结构。”

地铁站点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影响居民出行行为,这反映在空间集群结构上。实际的空间集群内出行量大,而理论最优的空间集群内出行时间短。均衡的集群间土地利用密度分布有助于形成稳定的空间集群,而高密度、密度差异化、功能混合的用地安排有助于形成更紧密的空间交互关系。考虑空间集群的整体性土地利用优化策略,以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实现理论最优的空间集群结构。

这一研究中的空间集群结构体现了城市多中心性。城市空间结构深切关系到居民出行可持续性,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利用地铁系统塑造出行时间短、出行效率高的空间集群结构,实现城市多中心发展。

Top